近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面向全省征集乡村治理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从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治理体系,发挥“三治”作用、健全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聚焦突出问题、实现治理有效等方面精选了42个案例,作为第二批推介的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供各地学习借鉴。其中,嵩明县:依法调解土地纠纷 助推全县乡村善治获推介!
【资料图】
聚焦突出问题
实现治理有效
嵩明这样做!
近年来,嵩明县始终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坚守“以调为主、以裁为辅、调裁结合”的原则。创新仲裁方式设立“流动仲裁庭”,下乡入村到田间地头,协助镇(街道)、村(社区)合力化解土地纠纷矛盾,将纠纷矛盾最大限度的化解在基层,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在历年云南省、昆明市仲裁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
成立调解机构
嵩明县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制定出台制度,聘用仲裁员,依法开展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同时,在各镇(街道)成立调解委员会、村(社区)成立调解小组,在发生土地纠纷时,先由村(社区)、镇(街道)两级进行调解,无法调解或调解不成功的再进入县级调解仲裁,构建了一个“镇(街道)村(社区)调解、县级调解仲裁”的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调处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和解在村(社区)。
此外,嵩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标准仲裁庭已于2016年11月验收并投入使用。
加强业务培训
每年组织全县仲裁员进行1-2次仲裁业务培训,同时还利用仲裁庭推进会、验收会、总结会等形式开展培训12次,培训人员共380余人次。2021年、2022年昆明市在嵩明仲裁庭举办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并现场进行模拟庭审演练。
加强法治宣传
充分利用农村赶集时间,到各镇(街道)向村民宣传农村土地承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知识,并对农户咨询的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土地经营权流转等法规政策等进行现场答疑,使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土地承包、调解仲裁、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
设立流动仲裁庭
将仲裁庭开在当事人“家门口”,以便民、利民、高效办案为出发点,在土地纠纷发生地开庭,既方便群众现场参与监督和接受法制教育,增强仲裁过程的透明度,又为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改变村民“信访”不“信法”提供现实案例。
工作成效
增强仲裁社会公信力
嵩明县标准仲裁庭建设在云南省、昆明市首屈一指,仲裁庭竣工以来,标准化仲裁庭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嵩明仲裁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了扎实的一步,同时也体现了仲裁工作的严肃性、庄重性和专业性,为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提供了规范、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增强了仲裁的社会公信力。
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县仲裁委先后在仲裁庭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信访件60余件,仲裁2件。协助镇(街道)、村(社区)调解纠纷案件200余件。县级仲裁委受理的纠纷案件做到了受理及时,调处公开、公平、公正,执行率达100%,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及时有效调解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推进全县乡村治理保驾护航。
典型案例获推介名单
一起来看
↓↓↓
第二批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名单
一、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治理体制
(一)曲靖市宣威市东山镇八大河村: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绘出乡村善治崭新画卷
(二)玉溪市江川区白石岩村:治理振兴不放松 金山青山同发展
(三)保山市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四)昭通市威信县罗布镇青龙村:建强三支队伍 共创善治乡村
(五)丽江市华坪县船房乡华荣村:党建引领 统筹治理 铸就美丽蚕乡振兴路
(六)楚雄州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共建秀美彝村 共享美好生活
(七)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上寨村小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打造现代化边境线上的小康村
(八)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城子村: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和美家园
(九)大理州大理市南五里桥村:“小基金”、“小网格”做活乡村善治大文章
(十)怒江州兰坪县河西乡共兴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三心”推进乡村发展
(十一)迪庆州德钦县羊拉乡:坚持党建引领 共创和谐交界
二、发挥“三治”作用、健全治理体系
(一)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党建引领乡村高效能治理 “六招”护航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小箐村:“六治融合”促基层治理新提升
(三)曲靖市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五式治村”出实招 彝乡治理显成效
(四)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侯家沟村:善做“治理加法” 彰显“巾帼本色”
(五)保山市施甸县老麦乡茨桶村:山川如黛村如画
(六)丽江市宁蒗县红桥镇黄腊老村:“红石榴”工作站助推乡村善治
(七)普洱市思茅区:“三治”委员会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八)楚雄州牟定县江坡镇:以“五全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九)红河州元阳县全福庄村:实施“七个一”工作法 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
(十)临沧市云县幸福镇丙凤自然村:“四小举措”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十一)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崇仁村:“一约四会”扬文明新风
三、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
(一)曲靖市沾益区炎方乡:突出“实”字谋创新 办好实事开新局
(二)玉溪市元江县澧江街道龙潭社区者嘎居民小组:做实“三好”多措并举同向发力
(三)保山市昌宁县:新“五组一联”治出农村新气象
(四)普洱市宁洱县黎明乡岔河村:善治善为 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
(五)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青华社区忙岗村:“六微”模式共创文明生活新风尚
(六)楚雄州牟定县蟠猫乡古岩村:党建引领“十户一体”新模式让小山村大变样
(七)文山州丘北县腻脚彝族乡:诚信体系建设铺就乡村治理蝶变之路
(八)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镇:数字化赋能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九)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乡平易村:“四治”联动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十)迪庆州维西县中路乡:花小钱办大事 聚散沙成宝塔
四、聚焦突出问题、实现治理有效
(一)昆明市嵩明县:依法调解土地纠纷 助推全县乡村善治
(二)曲靖市沾益区:以“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 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三)昭通市彝良县柳溪乡白虾村:创机制抓集中整治 亮旗帜做治理航灯
(四)楚雄州元谋县老城乡丙月村:干群同心谋发展 治理有效促振兴
(五)红河州河口县:“1445”治理模式筑牢国门发展安全屏障
(六)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党群齐心建设示范边防
(七)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永安村:“小试点”破解乡村治理“大难题”
(八)德宏州盈江县昔马镇:下好移风易俗“四步棋” 弈活乡风文明建设“全盘棋”
(九)怒江州泸水市:用巧用活激励机制 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
(十)迪庆州维西县保和镇:一“网”情深 种好防返贫“责任田”
部分资料来源:县农业农村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公众号
编辑:顾燕波 苏应娜 陶晓艳 卜圆圆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