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锦江区防汛应急演练
汛期已至,成都各地防汛工作如何开展?5月27日,记者走进山区、沿河乡镇采访获悉,各地通过组织防汛演练、设置监测站点等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彭州市龙门山镇属于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全面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织密筑牢防汛“安全网”,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彭州市沿山地区,已建成山洪灾害防治自动雨量监测站25个,自动监测水位站16个,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8个,视频监测站28个,简易预警广播系统102套。
“大运会射击场馆外道路中段约15米长路段,积水即将达到40厘米!此路段为大运会运动员乘坐大巴车的必经之路,需立即进行防洪排涝应急抢险。”“险情”发生后,指挥部立即综合研判会商,组织消防、排水公司等应急抢险力量赶赴现场。工作人员排查积水排水井情况,清理雨水箅子和打开窨井盖,加速积水排除,并发动抽水泵进行抽排水作业,保障道路恢复通畅……这是一场生动的防汛应急演练。
“此次应急演练检验了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锦江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锦江区将进一步排查运动员从大运村到场馆、相关参与人员入住宾馆到场馆的沿途积水易涝隐患,进一步完善修订防汛预案,扎实提高防汛抢险综合救灾水平。
防范城市内涝,郫都区同样未雨绸缪。“每年夏季的强降雨,郫温路下穿成灌高速处都会因雨水排放不畅而发生路面积水,影响有轨电车运行及行人车辆通行安全,存在防汛隐患。”据郫都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根治隐患,今年该局会同相关单位,在经过前期大量现场踏勘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建雨水管道,通过重力流方式将路面雨水收集后就近排入河里的思路。今年5月,长约358米,直径1.2米的雨水管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并顺利通过一周前的夜间排水试验,标志着此处问题的整治顺利完成。
标签: